结构工程实验室简介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结构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是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教学实验中心下属的教学实验室,负责结构工程的科学试验研究及实验教学工作。结构工程实验室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拥有长18m,高11m,厚3m、长12m,高11m、厚3m(总的长30m,厚3m,高11m)的两面预应力反力墙及长36m,宽12m,高3.1m的反力地板,可承重150吨。实验室现有教师7人,专职实验员2人,设备总值约3500万。
二、主要实验设备
1、杭州邦威产12000kN主动跟动型综合加载系统(国产),主垂向最大试验力--推 :12000kN 拉:5000kN,水平最大试验力--推:2500kN,拉:2000kN,其试验空间4000mm*2000mm*1605-5105mm,可承担柱、梁、墙体构件受压、拉、弯、剪和扭、复杂组合受力力学实验、构件和框架抗震性能实验;
2、邦威2000kN结构加载系统(国产),主垂向最大试验力--推:2000kN,拉:50kN,水平最大试验力--推:1500kN,拉:1000kN,框架内部空间尺寸:5000x4000mm,主要用于中小型结构件梁、墙、板、柱力学性能测试,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钢结构节点、结构抗震性能实验等;
3、Servo test产的含2个500kN,2个250kN作动器的拟动力加载设备(英国进口),配合大吨位的多功能反力架,可以开展柱墙受压、偏压力学实验,抗震实验、板冲切实验,梁构件抗弯、抗剪实验等;
4、Servo test产1000kN万能试验机(英国进口),最大试验力1000kN,试验空间1800mm*800mm*1000mm,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结构节点精力及疲劳性能测试,其频率1-10Hz可调;
5、天水红山产10000kN长柱试验机(国产),最大试验力10000kN,试验空间1800mm*1500mm*4500mm,主要用于梁柱构件抗压、抗弯、抗剪试验;
6、250kN美国进口MTS疲劳试验机(美国进口),其最大试验力250kN,试验空间635mm*231-1621mm,主要用于静态与动态材料和组件测试,包括耐用性、高/低周疲劳、拉伸、压缩测试,可测试材料多样,现在主要用于钢筋及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实验。
7、最大冲击能量50000J,最大冲击速度:10m/s,主要用于管线钢和中厚钢板铁素体钢的落锤撕裂试验。在此基础上并能完成混凝土预制梁的冲击试验科研要求。
此外结构工程实验室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拉/压力试验机8台;东华DH3820高速静态采集系统3套;东华DH3818Y(24通道)静态应变测试系统9套;一体式钢筋检测仪8套;一体式触屏数字回弹仪16套;钢筋锈蚀仪6套;裂缝观测仪6套;混凝土回弹仪6套;测砖回弹仪5套;砂浆回弹仪5套;钢筋位置测定仪6套;非金属超声检测仪1套;特种设备16t/3.2t桥式起重机一台,2吨、3吨、5吨叉车各一台,电瓶运输车一台。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表 |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 |
量程范围 |
数量 |
单位 |
1 |
主动跟动型加载系统(包括三轴试验机) |
WAW-J12000J |
主垂向最大试验力--推 :12000kN 拉:5000kN,水平最大试验力--推:2500kN,拉:2000kN |
台 |
1 |
2 |
结构加载系统 |
JAW-2000HJ |
主垂向最大试验力--推:2000kN,拉:50kN,水平最大试验力--推:1500kN,拉:1000kN, |
台 |
1 |
3 |
拟动力试验机 |
150-500-350ETC |
2个500kN,2个250kN作动器 |
套 |
1 |
4 |
万能试验机 |
150-500-750ETC |
最大试验力1000kN,试验空间1800mm*800mm*1000mm |
台 |
1 |
5 |
长柱试验机 |
天水红山产10000kN |
最大试验力10000kN,试验空间1800mm*1500mm*4500mm |
台 |
1 |
6 |
疲劳试验机 |
MTS250kN |
最大试验力250kN,试验空间635mm*231-1621mm |
台 |
1 |
7 |
落锤撕裂试验机 |
STLH-40000 |
最大冲击能量50000J,最大冲击速度:10m/s |
台 |
1 |
三、实验教学及开放情况
目前结构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实验教学,开设的实验项目有: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实验、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实验、应变测量与分析实验、简支钢桁架弹性形态试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及钢筋定位检测、半电池电位法钢筋锈蚀检测。
结构工程实验室面向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及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还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所需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的指导。
四、实验室环境